請問:台灣的大環境,孩子什麼時候抉擇將音樂當成升學的途徑較恰當?國小音樂班?國中?高中?或大學?
答: 前提,要孩子的自己的抉擇,學什麼都一樣,越早越好。
孩子音樂學習上的任督二脈打通了,哪個時候讀都好。什麼是任督二脈打通?
請參閱:http://163.23.82.210/musickid/school/school.php?id=45&play=3636
現實狀況中,音樂班,沒幾位是真的自己的抉擇,大多是大人的抉擇。有哪幾個幼稚園大班或國小一、二年級的孩子會揚著頭告訴父母:我要讀音樂班?
在不了解孩子的音樂性向下,要讀音樂班的門檻,學費真的要花一點。很多高性向的孩子,是因為沒有環境條件來接觸音樂,沒有機會顯露其潛在能力並接受指導。
有了聯盟這個制度後,社經能力這個條件不再是能不能學音樂的首要條件。
現在聯盟很多孩子,國小二年級,已能作自己的判斷要不要讀音樂班。
哪個時候讀音樂班或讀不讀音樂班,都不是重點,孩子是否真正培養出音樂能力,才是要緊。
請參閱以下文章最後一段話:http://tw.myblog.yahoo.com/musickid-chc/article?mid=8&prev=26&next=4&l=f&fid=43
問題:而藝術才能教育,最終要走的是頂尖路線,最終在比的是"音樂性"。您對音樂性(或音樂性向)高低的認定標準是什麼?
回答:是有標準化的測驗可提供參考,但再怎麼說,只是參考。沒有一個標準化,適用於所有孩子。
很多人問過這個問題。個人經驗是:專業直覺(Perfessional Intuition)。正如同經驗豐富之玉石師父,能一眼就在眾多的石頭中,挑出哪一塊是其中包著真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