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流行樂? 國語歌? 爵士樂的愛好者? 只要是音樂人, 您都隨時應用著今天所要探討的主題來進行聆聽這個工作. “聽想這個能力的介紹是今天的主題, 看看您自己是哪方面的聽想行家.

 

 

聽想, 這個字是從 Audiation 翻譯過來. Audiation 這個字是 Gordon 所自創的字. Gordon 使用這個字已超過30, 但直至西元1999, 新版的英文字典才加入這個字的解釋.

 

聽想是一種能力, 一種對音樂的思想能力.

 

每個人都有的聽想的能力, 聽想不是一樣特異功能. 只是每個人對這個能力的發展有程度上的不同.

 

從廿世紀初的達克羅茲到高大宜, 音樂家們用過很多字彙試著去描述這個能力. 例如, 音樂影像 (music images), 內在聽力 (inner hearing).

 

音樂影像試著去描述的是將音樂變成想像中的一副畫面. 例如, 一提到小星星, 您腦海中相信就能出現這個旋律, 也許伴隨著音樂出現的還有一些你個人對這個曲子所產生的特定畫面, 這即是音樂影像試著去描寫的一個情景.

 

而內在聽力也是一樣, 指的是一個人對能夠自我想像音樂.

 

音樂影像 (Music images) 這二個字彙的問題在於音樂和影像, 即聽覺及視覺, 在倆個在成為獨立且完善的個別能力之前, 不應該有關連性. 並且音樂影像沒有辦法完整的描述單單聽覺這個能力.

 

而內在聽力, 劃分了聽覺和視覺的界線, 但有了一個所謂的內在聽力, 哪什麼是外在聽力? 內在聽力所描逑的就是人對音樂的回想能力. 任何一首你心中的曲子, 試看看, 相信你能夠很簡單地想像出來. 但是這些曲子是存在的, 你能否試著用想像的, 把小蜜蜂想成鋼鼓打出來的感覺? 或者, 太湖船想成小調? 或者, 把小星星想成6/8拍的感覺?

 

內在聽力的描寫, 起了個頭, 但仔細的描述還是有點欠缺. 高大宜教學法中所用的內在聽力是音樂教育史上一個很大的進化, 這個字彙指明了人對音樂處理能力上, 不同於其它動物的最大特徵. 人是一個擁有音樂思考的動物.

 

而聽想的引入, 讓音樂教育者對所要教給學生的這一份知識 能力作了更清楚的延續

 

聽想的種類很容易了解, 完全可從我們本身的經驗來了解. 一樣一樣的講出來, 希望您能對聽想有更深的體認.

 

1.     聽音樂時聽想能力. 有沒有這個經驗, 例如國語歌聽多了之後, 當您在聽曲子的時候, 在歌者還沒唱完之前, 您已經可以預測下面一句的旋律, 也可以哼出來.就算不是確實地符合原唱的旋律, 但聽起來的感覺還是很和諧. 對的, 這就是聽想最常的表現. 基本能力上, 大家應都能對熟悉的曲子跟著哼唱, 能力好一點的人可以聽伴奏就可自行創作主旋律, 這在唱KTV時最容易看的出來.

 

2.     看譜的聽想能力. 看譜, 沒錯, 四歲的小朋友就能看了, 但與其說看譜, 該說是 認譜”, 不只是小朋友, 大人們很多也是如此. 許多的樂器演奏者與其說是視奏, 倒不如該說 解讀樂譜. 聽想能力在視譜上的應用是指看譜時能聽的到音樂. 音樂只是代表音樂, 但不是音樂. 用個例子, 當你看到這個字 ”, 您心中所映出來的影象應是真正的牛, 好多種的牛. 你可以把您心中的這個 想成黑色, 白色, 公牛, 母牛, 一頭牛或一大群牛, 正因您真正了解什麼是牛, 你可以自由自在的應用這個概念. 換個符號看看, 如這個馬來獏. 這三個字您都認得, 而且會寫,但可能一點感覺都沒有. 很多人看譜真如同這個感覺, 認得而且能彈奏, 但無法真正了解譜上的音樂.

 

3.     第三種聽想能力你上課時常用, 作筆記時的能力. 老師說了個重點, 你能把它記下來, 而且了解該如何寫, 知道寫的是什麼. 老師說, 您寫. 換成音樂, 能否把一個演奏的音樂如同作筆記一樣把重點, 只要重點就好, 把它記下來? 其實國小, 國中,高中甚至大學音樂班的聽寫考試程度上是真的太難了. 試想, 四部和聲的聽寫想成四個人在講話, 要您完全地把四個人的言語一字不露地寫下來難不難? 並不是這個考試不好,而是沒有一個合適的指導方式,這個考試的立意會打了一大半折扣. 這個話題有關到上述的所謂 重點”, 老師講的話中你了解什麼是重點, 你了解如何寫, 但音樂中什麼是重點, 什麼是聽到音樂時先該寫下的的概念, 這是一個關鍵所在, 以後再說.

4.     這個聽想能力很平常, 每個人都常用. 就是回想音樂的聽想能力. 每個人一定都有喜愛的音樂, 而這音樂可以在您心中隨時響起. 不只音高, 而且連音色, 神韻, 都能完整地回想.

5.     第五個能力是前一個的延續. 你能回想熟悉的音樂, 但能否寫下來? 正如同您能回想李白的床前明月光, 如詩人樣地在您心中配合搖頭而朗誦出來, 而且能寫下來, 能否? 把國旗歌照這個例子一樣地作看看?

6.     這個能力就因人而異了. 你常不常創作音樂? 是坐在樂器前創作還是坐著就有音樂出來? 提供您小星星的合聲行進, 你能否在心中即興創作出旋律? 或是小星星的旋律而創作出伴奏? 包括合聲及節奏? 用音樂的思想能力聽想, 來創作及即興創作音樂. 你知道嗎? 你無時無刻都在用語言從事這個能力. 你能想, 用語言想. 這個過程完全是即興創作. 不了解? 試試這個想法, 我說了一個字句--流行音樂, 現在近200 位的讀者在看這封信, 絕對是有超過300個用字法創作進行著. 沒有一個人會一字不變的完全一樣. 每一天, 每一次的和某個人對話, 完全是一種最佳的即興創作演出. 沒有人先背稿然後再進行說話這個動作. 你想說什麼, 直接就是用語言連接住您的思緒然後表達出來. 這是個偉大的能力. 但在音樂上呢? 巴哈的音樂正如我們朱葛亮的出師表一樣動人, 但你有沒有自己的寫作? 能否自己用自己的字寫下朱葛亮文章的重點? 能用自己的音符表達出巴哈音樂的重點?

 

音樂和語言絕對不一樣, 但在人類的學習過程, 這二個過程極為相似. 就以音樂教育的目地而言, 用語言學習過程來類比音樂的學習也許是個讓更多人了解其中道理的一個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提大奏 的頭像
    小提大奏

    小提大奏的部落格

    小提大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