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音樂學習理論並不是音樂老師的操作手冊

研究主軸繞著:當學音樂時,我們是如何學會的?

它的聚焦點是:學生的音樂學習過程,而非老師的教學方法

Teaching is an art but learning is a process. Gordon

和 "會" 國語一樣,只要提供合宜的環境及指導,所有的孩子都能 "會" 音樂

學習成就的高低,則視其個別音樂性向的高低。

台灣每個人都會國語,但不見得每個人都能成為小燕姐

音樂學習的過程,有一定的脈絡可尋,音樂學習理論即是此脈絡的詳細說明

讓老師知道什麼時候該教什麼內容

讓學生了解自身什麼時候讓學什麼。

討論的是音樂學習順序,音樂性向,及聽想

廿世紀以來

教育心理學從行為、感官研究到認知、發展心理學;也就是從直接打一打到了解孩子心裡在想什麼

音樂教育則從行為、感官進昇到聽想能力;也就是一直手上的苦練到建立孩子內在的音樂基礎

到廿一世紀今天,教育心理學的發展過關了,但音樂學習理論的腳步卻才剛啟動

一個新觀念的介紹,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Progress is impossible without change,

and those who cannot cahnge their minds cannot change anything."

George Bernard Shaw

**************

教學法和教學技巧不同,很多人搞混

教學法不是一天二天可以了解;教學技巧,參加個研習可學到四五個。

教學法討論的是:為什麼我們要教我們所教的內容?何時教?

它安排了一個個有連貫性的小目標,藉由達成這些小目標來完成一個大目標

在音樂教育中,這個大目標即為聽想能力的建立

教學技巧則是針對:如何教?如何達成教學法中的一個個小目標

針對不同的小目標,教師發展出不同的教學技巧

教學法的目標及系統不會變,但教學技巧可因人而異

沒有教學法指引的教學技巧,沒有方向

沒有教學技巧輔助的教學法,達不到目標

********




在聯盟中

音樂學習理論奠定教學的基礎及方向:聽想能力的培養及對音樂的了解(一般汎稱音樂性)

所有的教材依據樂器的不同、樂器技巧及聽想能力的發展來規劃

但每個教師發展出不同的教學技巧來達成教材所設定的目標

**********

以國小教材來講,多數為彙集了教學技巧及教具的教師手冊

孩子學完所有國小藝文課本中的音樂課程後,很難說出會達成何種明確的目標

教師們在教學上沒有一個目標方向可長期依循

教久了,方向感迷失,只能參加一個個的研習去尋求不同的教學技巧

或者,就陷入教學疲怠

在當今音樂教育中,能追根究底地說明整個系列的學習目標,即是音樂學習理論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提大奏 的頭像
    小提大奏

    小提大奏的部落格

    小提大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