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我、 先」對於聯盟的孩子,是ㄧ句再也熟悉不過的拍子。
回想93年暑假ㄧ群志同道合的老師,每天早上9點準時到員林國小報到錄製屬於聯盟孩子的教材。還記得我們在4樓的一間大教室拍攝,而窗外就是喧囂的街道,常常為了突然的噪音而重新錄製,所以大夥頂著七月酷暑將教室所有的窗戶及電扇關起來錄音錄影,目的就是想要呈現最佳的效果給孩子。
因為要求內容深入簡出,每段DVD的台詞修正再修正,就是想要做到“把老師帶回家”和“從未學過提琴的人也能使用這套教材在家自學”。每個鏡頭都是在大夥的堅持與汗水下所拍攝,而革命情感也是從那時建立起來,一直相互扶持到現在。
學習音樂的方法有很多,普遍是還沒感受到曲子就“邊看譜、邊操作樂器”,在顧此失彼下無法兼顧腦、心、手、耳到;而聯盟上課的理念是強調“聽→再聽→不斷的聽”,先讓腦中有音樂後再配合已學到的技巧進而演奏,這兩種都是學習音樂的過程但最後曲子呈現的感覺卻不相同,原因在於前者是先視覺學習且被動,後者是先涵養內在而主動。
也許這套教學法對習慣傳統教學的人來說會有點新穎。假若將我們的心以瓶子來作為譬喻,把每一次學習都當作是前所未有的經驗,不帶任何成見前往,只帶著一顆謙虛的心純粹去學習,那麼,每一次將會滿載而歸;即使帶著空瓶子前往,沒有收穫也無須太過失落,因為有沒有收穫不過是角度的不同罷了,並沒有是非對錯的分別。
很高興能來到這團隊,並跟ㄧ群志同道合的老師和行政人員共事,這種並肩作戰的感覺很棒,大家都為了讓學生更好而努力,也希望能藉由這理念讓更多人接觸音樂,使音樂之美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