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資缺乏的年代,賺錢真不容易,尤其無一技之長的人更是生存不易。父親早年失親,自小便被托孤當長工,因而沒有接受教育,成家後僅靠著打零工以一個月三百六十元養活我們一家八口。
貧苦家庭最大的難處就是三餐的張羅,由於食指浩繁,一個三百六十元微薄的薪資,儘管在母親用心的省吃節用下勉強維持,但品質與營養可想而知,時常三餐只能吃大塊的蕃薯和著少許的米粒。由於實在蕃薯吃怕了,有時背著家人用勺子輕輕的撈起那少許的米粒和著醬油偷偷的吃,為此常遭到父母的責備;有時連配菜的蘿蔔乾都沒了,只好炒鹽巴當配菜和著蕃薯飯也是度過一餐。
有一次父親聽鄰居說,海邊海軍第一醫院(療養院)阿兵哥的剩飯都拿來餵豬,如果能去討一些來和著蕃薯吃,對三餐米飯不無小補。當然,這個任務便落在身為長子的我。
每當放學回家,算準好阿兵哥吃完晚飯的時間,在廚役尚未收回剩飯、菜前,我便帶著小飯盒溜進軍營裡。內向、害羞的個性讓我抬不起頭來,在療養院內阿兵哥的默許下,匆匆的倒了一、二處剩飯後便火速的跑回家,如此接連幾天的晚餐,全家便有白米飯可以參著地瓜吃了。雖然阿兵哥的飯沒有黏性,裡面又時常有碎石子,但總比吃地瓜來得幸福多了!
有一次我循往例溜進軍營,才倒不到半個飯盒,便被廚役一把抓住衣領,並嚴厲的斥責:「小鬼!!總算被我抓到了!」當時我嚇得直討饒:「下次不敢了!下次不敢了!」最後在療養院內阿兵哥的說情下,剩飯被倒回去後才放了人。
我提著空飯盒一路哭回家,見了家人更是放聲大哭:「我再也不要去討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