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lly在上一篇文章中提的觀點,是先天
但教育的社會實質意義,在後天
*********
教育者,在起初點,沒有權力去把功過推給染色體
若是如此,要教育者何因?
*********
中國歷史中,最有先天命的幾位中,有一位是胤礽
他爸爸是極具涵養的康熙帝
康熙的好學用功,及其終生所累積的學識,是所有他幾千年來同業工會中的同事中,數一數二
胤礽,是幸運中的幸運;天之驕子的成語,放在他身上,無人能比
他兒時的表現,放在今日的音樂教育中,就是全中國的音樂家都沒人能指導他了
所有經史子集的文獻,他都能侃侃而談
不用聽七八十歲的一群東宮談授,整個東宮,都因這位天才學生,要退休的趕快
他求學的認真,是讓當今的你我都望塵莫,光是陪讀的大臣,站著站著都會體力不支地暈倒
他可以每天從早到晚地練琴(讀書),每個樂句都需重覆120篇
他可以把當下所有小提琴或長笛協奏曲背的滾瓜爛熟,其意境之詮釋,連DMA都不敢多說
體能上,胤礽的協調性優秀的令人也不忍責罵
文武全才,放在年輕胤礽的身上,全國上下,沒人不認同
他是幾千年來,最令人讚嘆的太子神童
***********
父親康熙帝,當然滿意,當然可以講一句 "虎父無犬子" 這種極平凡的豪氣
但,也因這一課,才教會一生平順的康熙帝,什麼叫 "事與願違"
胤礽一進青少年,整盤棋都亂掉了
他的惡行惡狀,實殘不忍賭
什麼原因造成的?是怎麼地能讓一位優質天子兒童變成如此,連聖王康熙都想不懂
連他都想不出來了,那你我更不會懂了
************
中國皇子教育史中,最好的教育環境及出生條件,都發生在胤礽身上
他卻成了最佳的負面教材
染色體所影響的,實是沒人能改變
百分之96的人,都是平凡人
所以,不可以怪染色體
教育的工作,即是將我們這些平凡人,提昇一下境界
讓孩子願意學音樂,實是沒有任何目地
只是了解,這個社會大大多數的組成分子,都是平凡人
能提昇平凡人的心性及才能上的素質,實是功德一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