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紀校長 文章擷取自:憨牛慢拖
麻雀是壞鳥,常常偷吃農作物造成嚴重損失,是每位農夫想盡辦法要驅趕的對象,尤其每到田裡稻穀結實纍纍時,成群的麻雀便仗恃著牠們優異的飛行技術與超高的警覺性大肆的侵入啄食,為了驅趕,農夫們還真是繳盡了腦汁。
村內的農家子弟被授權用盡方法保護農作物,於是紮稻草人驚嚇牠們,沒有想到 一兩 天後便宣告失效;改成在田埂上的柱與柱之間懸掛瓶瓶罐罐,讓風一吹動發出聲響驅趕,不多久,小鳥習慣了又不怕了,可惡的是成群的小鳥竟然站在稻草人身上或綁瓶瓶罐罐的柱子上向人們示威。小孩子拿來鉛桶、鋁盒猛敲打,這邊被趕跑了,牠們又飛到另一邊啄食,常讓小朋友疲於奔命的吆喝卻也無可奈何!
老爺爺教小朋友拿來「雞罩」放在庭院中,抬起一邊用一根豎立的小竹筷支撐,下端綁一條媽媽縫衣服的細線,將其延長放在門內,雞罩內放一些稻穀,外面也灑幾粒。小朋友便迅速的躲入門內從縫隙觀察庭院的動靜。靜止了一段時間後,樹上的小鳥俯瞰四周無人便飛下來啄食,先從外緣吃,一面啄一面四處觀望,最後進入「雞罩」的有效範圍內時,說時遲那時快!小朋友順勢拉動細線,支撐的竹筷倒了,雞罩整個蓋到地面。小鳥一驚慌,卻已被關在籠子裡了。這種抓鳥的技術只是偶爾成功一次,大半因為小鳥機警,一發現竹筷移動便拼命往外飛走,時常稻穀被吃光了小鳥也飛走了,真是「抓鳥不成蝕把米」!
有一次黃昏時刻,我到父親替人燒牡蠣穀製成石灰的「灰窯」玩,發現有多隻小鳥鑽入茅草屋下的橫樑大竹管內。此時心生一計,我拿了廢棄的漁網躡手躡腳的爬上竹梯,將網子往竹管的開口處罩住,另一手敲打竹管發出聲響,裡面的小鳥一驚嚇便往亮光的管口衝,如此「自投羅網」的便衝進了我預設的網內。
將小鳥放入籠內,驚嚇的麻雀四處亂撞,儘管我放入稻穀、蚱蜢,牠看也不看一眼。父親說麻雀野性強、養不活的,果然沒多久牠們便一一咬舌自盡了,看了真令人傷心。
大哥哥們利用分叉的樹枝與廢棄的粗橡皮自製彈弓,以小石子當子彈,只要一發現樹上的小鳥便發射。當然一發落空,其他的小鳥便會嚇得一哄而散。我也曾射中過,可能力道太輕,小鳥只是受傷,照樣飛走了!好可惜喔!
有一次鄰居辦喪事做「獅公」,我觀看掛在兩旁的地獄十殿圖,這才驚覺原來殺生是要下地獄、落油鍋受苦的,害怕之餘,發誓從此以後再也不敢抓小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