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音樂教育發展文化基金會
音樂技巧非一蹴可及 音樂之美卻擷手可得


現今國內學術界最流行的所謂 ”行動研究”, 研來究去, 所寫出來的報告終究還是停留在學術界中打轉, 和最前線的教師應用, 還是有一段距離. 音樂教育上最大的哲學戰要數 30 到40 年代 Mursell 及 Seashore 二位心理學家的口水戰. 很精彩.

那個時候全世界的音樂教育者都相信音樂性向這個東西, 試著要去和智商測驗一般地去測出每個人音樂性向的高低. 但, 這音樂性向倒底是個什麼東西, 沒人有確切的答案, 更何況去測驗這個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的東西. 這二個就對音樂性向的看法有相當大的差異, 有興趣的人可參考那個年代的 Music Educator Journal, 二個人你來我往地發表文章, 相當有趣.

六十年後, 我們對音樂性向的了解有比較好了嗎?

小提大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樂團成立用意,讓程度相當的神童一起玩音樂

樂團教育哲學:讓神童適性發展,享受音樂演奏的成就及樂趣,而非訓練成操作樂器的人偶

舞台上的主角是神童,教師角色是協助者

小提大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沒有家長希望:孩子23歲大學畢業時不要拉琴的?

若是,那千萬不要學音樂,不要浪費時間

********

國小,盡情地陪孩子玩音樂,這是很多家長的期盼

小提大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音樂,家長心情其實不用太嚴肅

學音樂,就只是希望孩子會音樂

能手上有一樣樂器可相隨

小提大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眼中,所有的孩子都可因環境而能學會中文

眼中,所有的孩子都可因我們而能學會音樂

眼中,每個孩子都全是神童

眼中,每位家長都該是琴僮

小提大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usic is the tonal analogue of emotive life.

Feeling and Form, ch. 1, p. 27, Scribner (1953)

這二天,想到 Langer,把他的東西拿出來讀讀,感覺一樣地溫存

小提大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邱教授對音樂教育幾十年來無私付出

和大家分享老師的文章

請經由下方連結閱讀

邱教授及師母合影

小提大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頁版權所有: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請勿任意轉載


烤豬大典,奏樂!!!

小提大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提大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流行樂? 國語歌? 爵士樂的愛好者? 只要是音樂人, 您都隨時應用著今天所要探討的主題來進行聆聽這個工作. “聽想 這個能力的介紹是今天的主題, 看看您自己是哪方面的聽想行家.

 

 

小提大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